一、缘起
今年11月,我有幸亲临县陶研优质课赛课现场,听取了五位教师执教四年级略读课文《卡罗纳》。组织方在赛课前2天通知执教者上课的内容,并要求执教者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即不使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说,执教者呈现给大家的是常态课。从课堂观察中,我发现我们的老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着不少迷茫,有的教师课堂上只要求学生粗读,不精读,轻描淡写,一节课下来,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刻。有的教师则不懂得怎样舍取,精雕细琢,把略读课文上成了精读课文。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态度导致的结果是差不多的,略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和培养,这不得不说是教学上的遗憾。这五堂课中,有一节脱颖而出,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那堂课的精彩,主要在于那位教师在执教的时候,精心设计了学习单。她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隐退”,腾出大量的时空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主阅读。汇报交流时,她只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深入点拨时,引导学生再次去阅读,重点处多走一个来回,帮助学生把文本真正给读懂。
听了这几堂优质课后,我仔细翻阅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发现略读课文在中、高年级的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第二学段起出现略读课文,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略读的份量。到了第七册,略读课文不仅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且融在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彼此呼应。至第九册起,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交替出现,成为了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联合体(详见附件1:略读课文在教材中的篇目)。再翻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略读课文的要求是:“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由此可见,略读课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
不少教育界权威人士对略读课文教学也有过精辟的论述。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特级教师钱正权认为:“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全国小语会会长、人教版教材主编崔峦先生认为:“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定位,有的放矢,择优而教。”
鉴于此,我对本校教师略读课文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教研课及与教师的探讨,我发现教师们对略读课文的重要性有较清楚的认识,但又普遍反映对略
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主要难度是如何合理处理教材,如何“删繁就简”提炼主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再次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建议,经过学习,联系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及教研责任课,我们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有了自己的想法:略读课文的“略”,是指略读课堂结构简约,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合理设计学习单,并借用学习单组织自主阅读活动,是提高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据此,我们提出本学期要探究的主题——略读课文教学中“学习单”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提出的这一课题,旨在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让教师进一步关注略读课文教学,通过设计合理的学习单并借用学习单组织教学,极大限度地调动语文教师建设教材的积极性,优化略读课文教学过程,来达到阅读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二、课题阐释
1.学习单:本课题中的“学习单”指的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策略指导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教学目标,围绕有关主题,由教师预设的导学方案,它是教师上课思路的体现,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线索。学习单不同于普通的课堂练习,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任务驱动教学。
2.略读课文教学中“学习单”设计的实践与研究:指的是教师从学生学情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把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关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目标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活动方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交流、讨论、感悟等多元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略读实践中提高独立阅读的本领。
三、操作实施
(一)明确学习单设计的要点
学习单的设计,其根本目的是能最大程度帮助学生构建习得、领会的一个高效学习平台。一张有效的学习单,就应该是文本特点的准确捕捉,是引领学生感受文体特征,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媒介。
文体不同,学习单设计的关注点就不同。对介绍性(说明性)文章和叙事性文章的设计,主要关注两点:一是表达特点;二是知识情趣。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三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是从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以及历史意义这方面介绍这幅画的。教师设计学习单时引导学生重点交流课文描写的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以下是我校王颖老师在校分层教学研讨课上设计的学习单:
介绍了什么
从哪几方面介绍的
人物
五百多个(数量多)
农民、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摊贩、官吏、读书人……(各行各业)
热闹的街市
学生根据这个学习单进行自主阅读,感受了《清明上河图》画面的生动。
对情感性强的叙事性课文,设计学习单时就要体现活动性、自主性和探究性。如《学会看病》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文本情感性强。在细心地研读教材文本中,我们发现母亲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丰富,而且故事发展始终围绕母亲的心理变化为线。于是,我们设计了“画母亲的感情变化图”这一阅读活动(陈娜老师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中执教该课)。第一次在教师半扶半放中画出母亲的感情流程图,揣摩她的心理变化,并随机结合文本语段朗读体会;第二次照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完成图框,并自主交流。
语文课离不开入情入境的体验感悟,离不开品词析句的理解鉴赏,离不开模仿运用的迁移。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针对文本的文体特征设计合理学习单才是略读课文有效教学的最大保障。
(二)提炼学习单设计的策略
策略一:基于提示语设计学习单
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每个主题单元前都有导语。导语像一条线索串起同一主题的一组课文,建立了学习内容与情感的关联;导语明确了一个主题单元的学习重点,体现了教材对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重视。如《刷子李》一课,我们可以紧扣导语中“体会描写最精彩的句子”设计如下学习单:
(1)阅读3-11节,抓住“果然”、“居然”、“竟然”等引出的重点句子体会本领奇绝;
(2)联系第一自然段,辩析“有白点不要钱是否有点傻”;
(3)再读第一自然段,对于这个问题有新的体会了吗?
我们可以抓住“一袭黑衣竟无白点”这一精彩细节着重体会刷子李技艺高超,与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实现略读教学中的“重拳敲击”。
策略二:基于练笔切入点设计学习单
略读课文虽然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但我们认为该动笔时还是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写。一些必要的仿句、小练笔、拓展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还是应该放进课堂里。我们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量贮存语言信息,积累语言材料。只是练笔的切入点要“小”、“巧”,让学生有“现炒现吃”的鲜活感。写的时机,可选择在“情节留白”处填补,实现阅读期待;在“言外之意”处揣摩,诠释文本内涵;在“结尾延伸”处创造,升华情感体验等等。如教学《绝招》时,当学生充分阅读后,教师可以安排这样一个练笔:“这么难的绝招,小柱子是怎样练成的呢?”然后出示写话提示:
清晨,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柱子( ),
夜深人静,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时,小柱子( ),
每当别的小朋友在尽情玩耍嬉戏时,小柱子( ),
当他练绝招遇到困难时,小柱子( )。
正是这份努力与坚持,小柱子才练就了令人羡慕的绝招。
策略三:基于文本迁移点设计学习单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课文,从而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如三年级《夸父追日》,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份学习单,让学生进行古文、现代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为今后学习古文作好铺垫:
这则神话出自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海外北经》,以下是故事的原文,请小朋友们结合课文阅读学习单中的内容,然后与同桌交流你对这篇古文的理解: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策略四:基于专题整合设计学习单
指的是将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两篇及多篇文章的学习融合在一个学习单里。如人教版第九册第八组课文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在精读了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采取将两篇略读文章融合在一起教。首先进行整体的感知,接着出示学习单“毛主席哪些事情让你感到十分敬佩,让你认识了一个印象之外的毛主席”,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进行交流,最后拓展到“你还了解毛主席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这样就使得毛主席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三)探索学习单设计的方法
1.编制“关系图”
编制“关系图”,能更好地理清内在联系。如教学《妈妈的帐单》,它是通过彼得与妈妈两份帐单的鲜明对比来体会文章的情感。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编制“关系图”,让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课文。通过第一次“两份账单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的对比,使学生了解到他们都是在那里算帐,但不同的是儿子的账单是有价的,而妈妈的账单是无价的;接着通过第二次的对比,让学生发现彼得的账单里所列举的都是他做的一些具体的事情,而妈妈的账单中却没有具体的事情。从而去想象妈妈从中付出了什么?第三次通过两个人看账单时不同态度的对比,妈妈看完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并把所要支付的钱放在了彼得的餐桌前,小彼得看完账单感到羞愧万分,把妈妈给的钱又塞回了妈妈的上衣口袋。通过这一次次读书,一次次地对比,体会到母爱的博大、无私与无价。
2.编制读书单表格
编制读书单表格能更好地提取文本信息,真正读懂文本。如:四上的《白公鹅》导语中写道: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真是“架子十足”,高傲得很。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默读下面的课文,想想这只白公鹅有哪些特点,再比较一下,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利用这个导语,我们在教学本课时,就可以编制如下的读书单表格:
作品
写法相同点
写法不同点(选做)
丰子恺《白鹅》
叶诺索夫《白公鹅》
在这样的学习单设计中,两个问题的难度呈梯式上升,其中有关两位作家写法不同点的讨论,属于综合性强的问题,这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自主选择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
3.编制资料卡或者档案卡
编制资料卡或者档案卡能更好地积累信息。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可以设计如下资料卡:
资料卡
画名
年代 作者
大小
画面内容
历史价值
4.布置拓展性实践任务
略读课文以其广阔的空间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题来源。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习结束时,可以安排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与畅谈感受。师结合学生的感受提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让我们一起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吧!好好准备,下次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
这里既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作了总结与提升,同时又适时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引发学生探究,是学习的拓展与延伸,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四、初步成效
该课题实施以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索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单设计策略
本课题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索,以及理论分析,我们对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设计学习单有了比较清晰的梳理。初步探索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单设计的要点、策略及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为一线教师接受,以致应用。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略读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略读课文教学走向教“简”而学“丰”(详见报告操作实施部分)。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动力。学习单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具体操作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收获与发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于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一方面考虑了学生的兴趣所指,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例如,对故事性强的略读课文,我们往往会设计故事续编的学习任务,让孩子们展开想像,写出自己的创意(适用于中年级);语言形式特别的,让学生感受文字形式的妙处,也用诗一样的文字去写一写(适用于高年级);在四字成语理解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设计语境,在小组交流或全班展示时考验其他同学的理解运用能力……学习任务的设计,我们不仅把内容的“生动”作为诱饵吸引学生兴趣,还充分用好形式的“互动”来引领学生兴趣的关注。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学习兴趣浓厚。
(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果说学习任务是起点,学习目标是终点,那么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引领是保证学生完成高质量学习任务,顺利达成学习目标的捷径。学习单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具体操作单,是学习任务的指导与细化,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极佳载体,是约束引导学生把握学习节奏,减少无效思维的有效保证。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变“学会”为“会学”。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利用学习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很自觉地留下阅读批注的痕迹。不少班级学生在语段旁粘贴便利贴写体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更可贵的是很多学生在预习时会主动质疑,自觉批注。这些学习习惯对学生是终身有益的。
(四)促进了教师的有效备课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一直苦恼于略读课文备课从何切入的教师们有自信了。几位组内的青年教师已经自觉地把“学习单”设计作为略读课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思考,而且,由于大家在设计后的实践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学生阅读情态,感到了学生阅读意识增强,阅读能力有提高,所以,更加坚信:只要设计好有效的“学习单”,教学时合理运用,那么略读课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目前,课题组成员在教学设计中能够站在全面发展学生的高度,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训练价值,注重阅读活动情境的创设,重在启发、引导、激励,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五)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也因此不断提高。在前不久结束的岱山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鲁小燕老师执教的略读课文《慈母情深》获得一等奖,陈娜老师执教的《学会看病》获二等奖。县陶研优质课比赛中,鲁小燕老师执教的《卡罗那》获得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刘荣华,例谈略读课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J].小学语文教师,2008,10
[2]宋燕晖 万新 张增甫,小学中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J].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03期
[3]严丽萍,解读提示语轻松教出略读味[J].小学语文教师,2008,10
[4]朱文君,略读课文,今天怎么教,小学语文教师,2008,10
附件1:略读课文在人教版教材中的篇目
附件1:
略读课文在教材中的篇目
五册
《槐乡的孩子》《我不能失信》《听听,秋的声音》《找骆驼》《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香港,璀璨的明珠》《狮子和鹿》《好汉查理》
六册
《珍珠泉》《路旁的橡树》《想别人没想到的》《绝招》《妈妈的账单》《果园机器人》《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夸父追日》
七册
《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白公鹅》《母鸡》《秦兵马俑》《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八册
《七月的天山》《万年牢》《将心比心》《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小英雄雨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永生的眼睛》《花的勇气》《牧场之国》《麦哨》《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文成公主进藏》《渔夫的故事》
九册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松鼠》《假如没有灰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慈母情深》《学会看病》《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
十册
《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半截蜡烛》《打电话》《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景阳冈》《猴王出世》《刷子李》《金钱的魔力》《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
十一册
《山雨》《索溪峪的“野”》《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别饿坏了那匹马》《用心灵去倾听》《大瀑布的葬礼》《青山不老》《一面》《有的人》《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
十二册
《顶碗少年》《手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灯光》《一夜的工作》《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千年梦圆在今朝》《我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