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育期刊

2014年10月期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教育期刊 >> 年度期刊 >> 2014年期刊 >> 2014年10月期刊 >> 正文

英语课堂的“语言”,无声亦有声

发布日期:2014-11-10    作者:岱山县岱中小学 方飞球     来源:     点击:

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想尽办法,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提高学科质量,但效果却并不理想?不但累了自己,也苦了学生。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减负不减量”?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追求最大的效率。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很多:落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利用有效的“语言”等,而其中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运用的主要形式,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堂语言,狭义的说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交谈时所说的话,广义的说,课堂语言应该包括课堂中所使用的有声和无声的语言。其中有声语言是指教师的教学用语,无声语言则是指教师的体态语及板书。本文就这三方面谈谈如何发挥语言的魅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教学用语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1.语言准确,注重规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规范正确的发音、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保证教学信息的最佳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因此不准确的语言、随意的语言从口中 “溜”了出来,给教学大打折扣。回想自己的课堂,这样的现象确有发生。如“cook dinner”、“go home”、“play football”、“My name is …”等,一不小心学生就会说成“cook the dinner”、“go to home”、“play the football”、“I name is…”,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用自己准确规范的教学语言,清楚明白的表达,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只要持之以恒,定能惊醒梦中人。

2.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上进。即使错了,也要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当然,表扬、鼓励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

由于以前学校的课时安排较少,因此这一届的六年级学生他们并没有学完以前几册的教材,因此很多知识都是脱节的,有一个学生甚至连TV是什么都不明白。但我并未训斥挖苦他,只是委婉地告诉他:TV就是我们在看的电视机,你回去可以找找电视机上是否写有这两个字母。这样的字母符号还有很多,相信只要有心,你肯定还会知道更多的。现在这位学生,他也会经常举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我相信只要能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确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那么他们定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肢体语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语言来表述之外,还可以通过眼神、表情、动作等无声语言对学生加以教学暗示,这种无声语言即是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是传递信息、增加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如果教师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那他的学生定能与他心灵相通。

1.用丰富的表情,感染学生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学生都有着深刻的感染力。教师的一个笑脸,能对紧张的气氛进行缓解,使学生轻松自如,信心十足。如在学习句型“This is my friend.”时,一位学生指着我说:“This is my friend.”这时,全班同学都惊讶地望着他,似乎为他对老师的冒犯而担忧。但我却微微一笑,摸摸他的头说“Yes, we’re friends.”这时全班同学都松了一口气,恢复轻松的气氛。

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课上积极回答,积极踊跃地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一个期待鼓励的眼神,可以使那些成绩一般、胆小的同学得到自信,变得大胆。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始终保持神采奕奕,精力充沛,以自身的表现感染学生,使英语课堂生动、活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表演,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个好的教师,也应该是一个好的演员。语言学家吕书湘先生曾经说过:“外语教师在课堂必须是个演员,要能表演。要手舞足蹈,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传神。不要过于温文尔雅,死板板地站在讲台上,不下来走走。这样的教师是不会成功的。”只有演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那才能给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

复习词语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体态游戏:看动作,猜词语。教师在台上表演动作,如:swim、walk、run、fly等,然后让学生自由地猜。又如:在练习现在进行时的句型时,我设计了一个哑剧表演。让学生到讲台表演动作,其他同学根据其表演进行问答猜测其表演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复习单词、句型,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是活跃的,因此,结果不尽相同也是正常的。有的想象合理,但缺乏创意;有的新颖,但不合理;有的既新颖又符合想象,教师都不该持否定的态度。

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融入自身情感,运用各种肢体语言,进行各种角色转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就能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

三、板书艺术

板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板书是教案的缩影。优秀的课堂板书突出知识的关键、重点,可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思维导向,还能把抽象。静止的教材内容变为直观的形象,对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发挥板书这种无声语言的真正功用,那么此时无声却更胜有声。

1.善用板书,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有趣的字体变化和图画等手段进行板书,以夸张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big, small, long, tall这几个单词时我故意将big这个单词写得非常大,为了突出small这个单词的小,我将其填写在了big这个单词的b里面,long写得特别长,tall特别高。

由于板书的巧用,给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以后只要学生一想起这个板书,单词就出来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颜色单词时,我利用粉笔的不同颜色,分别对号入座。这样学生非常清楚明白地记住了这几个英文单词所代表的各种颜色。

如此形象化的板书设计不仅可以增强信息刺激的强度,突出教学信息的强化特征,而且促进了学生的选择性知觉,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概括知识、记忆知识,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艺术。

2.巧设板书,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作为一个“空白”的艺术,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板书设计的好坏对学生能否消化所学知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运用语言、教具之外,还可以运用启发性的板书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性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内容串联、发现联想,就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

如教学单词glove, card, scarf时,可以板书:love glove, car card, car scarf, 温故而知新,由已学单词的发音启发学生读出新单词,由已学单词增加一些字母后获得新单词,启发学生掌握新单词的拼写,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新知的生长点。

再如板书:water(水)+ melon(瓜)=watermelon(西瓜),bed(床)+ room(房间)= ,class(班级)+ room(房间)= 。

将英语的构词法融入单词的拼写中,寓抽象与具体之中,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思维得到了拓展。

总之,实践证明,课堂语言的有效运用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时刻刻做有心人,从课堂语言入手,寻找语言的艺术魅力,发挥语言的最大功效,追求课堂教学的更高效率。(责编:何燕敏)

上一条:践行“四干”精神 筑就师德丰碑——记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教师张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