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把“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2023年11月15日,舟山教育学院联合江珊珊名班主任工作室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以生活实际为素材,依循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抓住教育契机,引领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在普陀小学开展了主题班会课观摩研训活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研训模式,积极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的班会课体系,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进而落实保护行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家国情怀。
首先是主题班会课堂展示,普陀小学陆瑶瑶老师带来了《“碳”索未来 童心童行》生态文明启蒙教育课,她通过创设情境,带着孩子们聚焦真实生活,以小组合作、小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树立低碳生活意识,进一步激励学生为减少碳
排放而努力,争做“低碳先锋”;岱山秀山小学的陈思思老师执教《小口罩,大生态》,通过让学生亲自闻一闻、亲手摸一摸,算一算,让学生明白“口罩可再利用”,增强学生留心观察,节约资源的意识;朱家尖小学的刘珊珊老师执教的主题是《笔笔皆是宝》,针对常见的“失物招领盒”的小铅笔,让学生观察思辨,为他们打开了链接生态家园的新视界;沈家门第一小学的钟璐泽老师执教《游哉?悠哉!》,让学生通过表演等各种游戏体验了动物们的感受,诠释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台门小学的缪晓英老师执教的《小小“碳”索者》,由“杭州亚运会”热点话题引入,从学生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其它”五个方面入手,通过情境创设、互动游戏等多样化的方式,将“双碳”理念在学生心中扎根。
课后,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江珊珊老师做了精准点评和专业引领。她针对五堂主题班会从“主题设计显高度、内容设计有梯度、活动设计重具身”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点评,并指出主题班会是育德主阵地,育人主平台,班主任在设计、组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高效自主体验,形成道德认知,进而落实行为的改变,要体现知情意行的过程。江老师的分享让参加活动的老师对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有了进一步认识。
最后,舟山教育学院德育教研员张志萍老师给参训老师做了题为《探带班育人方略 走专业成长之路》的专题讲座。张老师指出班主任不只是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工作,还要思考自己的工作风格、带班特色以及班级所体现的教育追求,班主任必须要由敬业式、经验式向专业化发展。张老师从带好班、育好人的角度出发,要求班主任对班级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她从育人理念、班情分析、发展目标、实践做法、特色成效等五方面就如何构建并实施带班育人方略进行了具体详尽的指导,张老师希望大家平时养成学习、研究、积累、反思的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做既敬业又精业的班主任,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道路。
此次活动,每一位与会者都深有感触,收获甚大。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实际,构建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带班育人方略,提升班级德育时效性和班主任独立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