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特色 合作共赢
——走在星级教研组的路上
□岱山实验学校 柳艳儿
岱山实验学校小学部六年级语文教研组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其中市师德标兵、县课改之星一人,市课堂教学能手、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一人,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两人,市学科带头人一人。教研组本着“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组风建设为重点,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努力实现优质的语文教育,精心打造星级教研组。在创星级教研组的路上,我们既注重教研共性,又开拓教研个性。下面,笔者仅从优化教师教研能力和内化学生学习能力两方面来介绍本教研组的成长之路。
一、积极探索,促进教师成长
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的渠道,而立足于校本教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则能真正确立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为此,我们组始终坚持走教学研讨之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在辐射中双赢
由于本教研组有多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我们就在组内进行结对,负责对组内教研活动的指导。同时,我们还依托每学期A、B级教师上县公开课这个平台,开展扎扎实实的教研活动。每位上课的教师总是认真钻研教材,反复修改教案,做好各种教具,用好多媒体,课越上越有味道。听课的教师认真做好笔记,一听完课大家就聚集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评课。随着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大家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也逐渐深刻,教师们评课水平自然也越来越高了,越来越能说,越说越专业,越说越精彩。上课的教师能虚心地接受不足,借班反复上课,不断改进,钻研的热情异常高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上课的老师受益匪浅,参与的老师也相当的获益。在此,我们觉得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绝不是仅限于个人的发展与成功,应突出地表现在能够带领学科教师团队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坚持共同发展、共同成功;能够在本学科领域内,造就一支团队、影响一支团队、引领一支团队,最终实现团队的共同价值追求。
另外,我们还开展对本县其他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工作,发挥辐射作用。目前,我组有5名教师被聘为“指导教师”,协助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全县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如其中的两位教师被岱西怀慈小学聘为“诊断专家”,每一个月去他们学校“坐诊”一次,面对面地对教师进行指导。在引领和辐射过程中,我们加强沟通、交流和互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指导中,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反思,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让我们的教学产生魅力,实现以“美”造“美”的功效。
2.在合作中共赢
抓好教师教学常规,挖掘课程教材资源,实现团结协作,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最直接的方法。一直以来,我们认真抓好教学“五认真”,全册教学内容教研组成员合作备课。在合作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通过合作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不过,由于教师不同,所教学生不同,我们在合作备课的基础上,更注重个性备课,有效地改进教案,让生成与预设迸出智慧的火花。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3.在整合中互赢
我们积极开展新教材内容优化整合教学的主题教研活动,以资源促教学,达到课程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我们组是县内第二轮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年级组,我们在力图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及教学方法的彻底开放,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特别一提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尽管我们的新教材以单元为主题安排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感到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所需。因此,在课文学习的顺序上我们作了调整,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研讨——对单元的先后顺序作了调整、对课文的先后顺序作了调整、对同一单元中的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对课内课外相关内容进行融合,这样使我们的教学更趋实效性。其次,我们还拓展补充学生的教材,通过编写天天诵读教材、课外美文欣赏、课外阅读材料等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更提高了教师们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二、多管齐下,提高学生素养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研究中,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努力建设书香班级
有道是“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得力于课外。一直以来,我们以书香班级评选为契机,重视和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教学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博览群书,勤作摘记。保证每周一节的“阅读时光”课,加强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广泛发动班际学生力量,书籍共享,收获交流;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笔记活动,力求可行性、实效性,进一步树立师生同读共成长的思想,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平日从一些报刊杂志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崇高人格培养,又文质兼美且通俗易懂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每学期10余篇),印发给学生阅读;让学生自愿捐书,将书集中到教室里的图书角后,进行借阅,从而使阅读量大大增加。其次,指导学生选好读物。古人言:“书富如东海,百货皆有。人的精力,不能歉收尽收,但得其所欲求者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好读物,向学生介绍阅读材料。如学习节选,介绍全文;学习一篇带多篇;学习短篇,介绍整个集子;还向学生推荐经典美文,有《城南旧时》《女儿的故事》《青铜葵花》《草房子》等。再有,提出具体要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认真读书,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并制作了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记录卡。学生的欣赏能力、习作水平已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2.积极开展综合活动
每一学期,我们用足用好教材资源,积极认真地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每次活动做到有方案、有过程、有资料积累。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如走进信息世界、与好书为友、走进汉字王国、走进田园、童话世界、我们的民族民风、写人物简介、趣味对联、辩论赛……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合理优化学习评价
在语文评价中,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在评价某一方面的内容时,允许学生选择具有自己个性的形式、方法,比如评价写字,大部分同学选择硬笔书写,有的同学更愿意用毛笔书写,那么我们应该满足学生的愿望;当学生对某一方面内容的评价结果不满意时,可以选择相关的有自己个性的内容。营造多元主体的评价氛围,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探索多样的评价形式,如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学习资料和学习成果的分析、对学生的建议等。
(责编:戴群霞)